2006/11/30

Knowledge Café 淺談

11/28 ~ 11/30在倫敦有一場「資訊展」
Online Information Exhibition 2006


展覽很單純,除了上百間不同資訊及相關廠商攤位以外,
還有一大四小五個廳,每天超過三十場不同主題的研討會 (Seminar);
跟台灣的「資訊展大賣場」相比簡單許多。

由於我沒有明確的目標與身份,所以並沒有去逛廠商攤位,
而且絕大部分的公司我也都沒聽過 :P
所以只有每天選兩、三場研討會參加。
今天 (11/29) 早上去的第一場是和知識管理有關的,
主題與內容就不贅述,只對其中提到的一個 "solution" 說些廢話…


Knowledge Café
這是主講人曾經為數個組織建立的知識管理解決方案之一,
簡單說就是在一個比較不正式的空間,像是咖啡廳那樣,
聚集一些組織內的人員,由一位主導人掌控,
讓大家針對組織內或自己工作內容做一些討論。

最早知道這個 "Knowledge Café",印象所及應該是 IBM 所提出的。
以我的認知來說,它是一個非正式的空間。
所以才用 Café 這個字而不是 Conference Room (會議室)。
組成的成員也應該含括不同部門、階級。
而共同目標當然就是促進 "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共享);
讓組織成員腦袋裡的知識,可以散步到整個組織裡,進而解決問題!

研討會的後半段,主講人讓我們隨意與身邊的人討論前半段的演講內容,
有一點實際在現場呈現 Knowledge Café 的味道。
透過我和隔壁氣質英國女郎的討論,也激發了我對 Knowledge Café 的一些想法:

1. Culture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組織文化」。
其實只要有空間,任何公司都可以搞一個 Knowledge Café
可是有沒有人去參加?有沒有時間參加?參加後要做些什麼?
敝人無能,現在還沒有工作過,但從朋友口中可以知道
在台灣,有太多人工作內容太多、工作時間太長
以此,誰還有閒去喝什麼 Knowledge Café 呢?

今天只發問,並沒有提出相對應解決方案的想法。
我認為重點在於: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企業,都有不同的文化
同樣一個 Knowledge Café,必需配合其文化才不會事倍功半的依樣畫葫蘆!

2. Time
時間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如同前面講到的,每個人都一堆事要做,
要如何分配才能橋出一段時間來跑 Knowledge Café 呢?
很顯然在用 Knowledge Café 玩知識管理前,必需先搞定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好敏感的字眼… damn!)

3. Environment
前面說過,我認為 Knowledge Café 應該建立在一個非正式的空間中。
員工平常在辦公桌前、會議室裡已經夠ㄍㄧㄥ了…
現在還要ㄍㄧㄥ到咖啡廳裡面,對他們來說大概只是老闆的另一項惡搞吧!?
壓力可以激發潛能,但我相信輕鬆的氣氛更能擦撞出靈感的火花!
此時空間內的硬體設施,以及召集人 (主導人) 應該就是最重要的因子了吧。
其實我暗自卻又擔心,萬一太輕鬆最後天南地北地聊起八卦來就沒效了!
(是沒"效",不是沒"救")

研討會中,有人提出 Virtue Environment 的問題。
也就是透過網路、科技虛擬一個 Knowledge Café
主講人和我的心意一致:不太可行!
他認為如果透過一個虛擬環境,除非討論主題相當引起人家興趣,
否則相當難把人們的焦點聚集在一起。
我想這就像是大家幾乎都經驗過的
『從來就討論不出什麼的 MSN 聊天室』一樣吧!

我則強調「面對面」。
人是一種感情的動物,不管在做什麼事情、討論什麼議題,
講電話、MSN,甚至視訊對談,都比不上面對面的那種感覺。



--
當以上問題都解決之後,其實才是 Knowledge Café 的開始。
討論的主題是什麼?透過什麼樣的互動取得彼此的回饋 (feedback)?
如何紀錄經過? 怎麼評估它的效用與價值?
怎麼讓老闆支持它繼續營業? 如何使員工不斷進去灌溉?

這些東西,都和知識管理本身一樣,有太多可以探討的議題了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主講人一開始第一句話就說: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a bullshit issue !



--
主題:How to actively foster a KM culture within your organization?
主講人:David Gurteen, Gurteen Knowledge (原來是創辦人來的?!)

2006/11/24

特別的一晚

今晚我下廚!

 

因為室友的朋友上週來訪,說好要煮一頓請他們吃的

成員如下:

我的室友,從波蘭來,在我們學校做博士後研究

室友的朋友,從北愛爾蘭來,剛拿到博士

室友朋友的女友,希臘人,也剛拿到博士

 

雖然我主廚,但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東西

只是沒有其他人可以弄一桌中式料理了 XD

菜單如下:

醉雞一盤(八隻雞腿)

培根炒白菜

青椒炒牛肉

康寶玉米濃湯一鍋

 

其實對不常吃中式料理的外國人來說

只要口味正常、一般,他們就會吃得很高興了

所以我也很僥倖地得到了大家的讚美 *shy*

 

同樣的一頓,剛搬進來的第一個週末也有煮給我室友們吃

(除了波蘭人,還有一個香港人,也是博士後研究)

吃完室友在洗碗時,我很感慨地跟他說:

『之前都是人家煮飯我洗碗,今天竟然顛倒過來了!』

 

 

((屁股翹夠高了,可以下來了))

 

 

吃完大家當然就聊天啊... 今晚聽、說的英文的量可是相當多呢!

後來我們開始玩一個小遊戲,算是 (英文) 拼字遊戲吧

一個塑膠板,上面畫滿方格子

一個小布袋,裡面裝滿寫著英文字母的小木片

還有四個塑膠槽,可以放七個字母小木片

(乍看之下好像麻將牌尺,雖然只有一個手掌長)

 

基本遊戲規則就是,每一輪要用手中7個字母拼湊出一個英文單字

不過第二輪以後,就要利用板子上已經有的字母來拼字

而且有不少限制,算是挺難的遊戲!尤其對英文字彙量極低的我而言 :~

每個字母都有分數,簡單的像是 T、E 只有一分;難的像是Z、X就有10分

 

玩到波蘭室友去睡覺前,大概跑了五六輪吧

最後我當然是分數最低的T_T

不過這遊戲完久了,感覺真的可以增進英文能力呢

 

 

 

--

晚上洗完澡,和許多好久沒聊過的專科同學MSN

稍微拾回一點回憶和友情,加上這頓晚餐跟小遊戲

今晚挺特別,也挺有意思的!

 

雖然荒廢了一週沒做事... 唉唉

 

PS. 沒照片,因為現在比較沒有拍照的慾望了.......

2006/11/06

莫名其妙的好人

我本來就是個莫名其妙的好人,自己也一直沒否認過

這裡「莫名其妙的好人」定義是:
不拒絕別人請求的幫忙
並且以別人的事情為優先
更提供超出對方需要的資訊

雖然心中還是會有微薄的期望
能夠從這之中得到一些 feedback
但一直極力在調整自己的心態
讓自己僅僅是單純「不求回報」地在幫忙
一方面也當作是在積陰德:P

至少,一句「謝謝」也就夠了吧?
畢竟看到自己給予的幫助,能讓對方解決難題也很開心

真正會讓人不平衡,甚至發怒的,是沒有禮貌 & 被人予取予求

禮貌,或許有人會說那是表面功夫
但是一個禮貌性地詢問,客氣地道謝
會讓我感覺受到尊重,而不是接收到一份「義務」

予取予求,是被當作小叮噹地百寶袋一樣,沒有限制地被索求
甚至讓我感覺「幫你好像是我該做的事情」
通常會和「沒禮貌」、「無事不登三寶店」一起搭配演出


--
可能是我還沒有出社會,所以仍然保有一顆單純的心 *shy*
所以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當這莫名其妙的好人吧
或許以後我也會和社會上千千萬萬冷淡的人一樣
但今天想做的事情,只是把這個感覺抒發出來

如果你也是那個莫名其妙的好人,試著多為自己著想一些
如果你是那種「沒禮貌」&「予取予求」的尋求幫助的人...
嗯,我相信你不會是這種人的
如果是的話,你一定壓根相信自己不是這樣的人
"NO SENSE" 才是這些人最主要的問題


--
前面提到「莫名其妙的好人」的定義
可以有以下修正草案:

無需拒絕別人請求的幫忙
但要以自己的事情為優先;

『願意提供超出對方需要的資訊』
這是我的特色,只要在能力允許範圍內
儘管之於對方是多餘的、不必要的,還是可以提供



--
延伸閱讀 (其實是因為以下文章以及近來感觸才寫這篇的)
zonble's promoptbook, "No, I won't fix your computer"
Jedi, "免費資源,付費支援"
只放托鞋的鞋櫃, "服務的價值"


最後補個幹,荒廢已久的第一篇正文,竟然是抱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