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7

Up in the Air 型男飛行日誌



導演:傑森瑞特曼 (Jason Reitman)
演員:喬治克隆尼 (George Clooney)
   薇拉法蜜嘉 (Vera Farmiga)
   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

資料來源:IMDb開眼電影


和《The Blind Side》(攻其不備) 一樣,這部也是看過預告後就大感興趣的電影。
主角專門飛到世界各地幫雇主解雇他們的員工,相當不討喜的工作,但他是箇中高手。
故事描述他在這飛來飛去的過程中,和「人的關係」的轉變。

不久以前,我也是坐在桌子那頭聆聽的一方,所以格外有感觸。
當然,我和大部分被解雇者不同,我沒有傷心、難過、迷惘與不知所措。
倒是片中在桌子這頭講話的人,我和他有著相似的心情、想法,或甚至境遇。



雇用人所需要的智慧是觀察力、經驗以及運氣,解雇人呢?
需要的是冷靜、同理心,但又必需跳脫同情及憐憫,並搭配過人的眼界。
被解雇一方通常處於激動的狀態當中,所以要冷靜地不被他們的情緒帶著走,
還必需增添一些冷漠,才能不隨便施捨同情跟憐憫,這是他們最不需要的。

但同理心在此時更重要,因為必需在對方可能失去理性思考的時候,
幫助對方面對現實,甚至替他們發掘更多的可能與未來。
所以主角才能從資料中發現對方烹飪的興趣與能力,進而鼓勵追逐夢想。
在這間辦公室裡,結束才是真正的開始。

越是待得久的老員工,遇到這樣的事情時反應一定越是激烈。
可是換個角度想,這樣子的人,因為這份工作所遮蔽的視線與犧牲的可能 (capability),
遠比其他菜鳥還要來得多。

就像主角演講中所說的一樣,人生的背包裡面要背負的東西非常多。
今天這個背包裡頭有妻有子、有貸款有責任,失去工作的當下一定會使重量加劇,
但另一方面,「工作」這個東西突然地從背包裡被拿走了,
是否也代表可以裝入更多其他的東西呢?

人生總會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遇到各種不同的意外、打擊,失去與獲得。
健康、富具彈性的思考及心態,可以幫助我們更從容地面對這些狀況。



單人套房、一人份的行李、屬於一個人的各種優惠、特權、VIP卡…
其實這部片子到處都有「寂寞」的元素在,而這個累積一千萬英哩飛行里程的男人,
在片中便是寂寞的化身。

Life is better with company.
似乎是最言不由衷的一句話,在他對妹妹的未婚夫進行「心理建設」時,
大概只有他自己才知道,那是他多麼想高聲吶喊的乞求。
幸好對方沒有回答說:可是我已經有一間公司了! (誤)

其實不只是這部片子,你我所居住的城市當中,寂寞也一樣充斥在大街小巷。
不同的只是我們如何認知?怎麼面對?用什麼方法來消除或逃避?
放蕩不羈的隨性,與隻身漂泊的自由,是否真的是主角的人生哲學?
面對寂寞和追求幸福,其實某種程度也是一體的兩面,是人生的課題。




自以為是地設定了一個要追尋的目標,
卻在達成目標的當下,發現自己一點也不在乎它。
這是個什麼樣的心情,就留給各位在影片中體會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