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9

汽車蛋糕 - Skoda Fabia Cake

約一週前,在電視上看到這一個廣告,
當時我和西班牙室友看完以後都好 high!
今天終於讓我在 Youtube 上找到這廣告了。




這輛車是 Škoda Fabia
這廣告到現在為止我也只看了兩次半 (電視上),但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
第一次看,一直到前面2/3都還看不出來他們正在做一輛車!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三個場景:
  不知什麼做成的皮帶纏繞在「蛋糕馬達」上的時候…
  還有「果凍車尾燈」搖搖晃晃地被裝在車屁股上時…
  以及汽車Logo黏上去以後,最後那輕輕的一抹。

還有一幕,把整罐果醬當「機油」倒進引擎,也讓人會心一笑。
背景歌曲也很棒,大概把所有的材料都給唱進去了吧,而且旋律輕快舒服。
&& 最後黏 Logo 的那位,是個㊣妹 :$
還另外找到了廣告拍攝時的側錄,裡面有一段很可愛的文字:

If you would like to make this
recipe at home, you will need:

10 kg White Chocolate Chunks
3 kg Orange Peel Strips
1 kg Angeliques
12.5 kg Raspberry Jam
100 kg Wheatflour
20 kg Glacire Cherries
30 kg Brown Almonds
20 kg Raisins
25kg Dried Apricots
5 kg Cacao Powder
180 Fresh Eggs
42 kg Chocolate Fudge180 kg Orange Sugar Paste
90 kg Brown Sugar Paste
40 kg Black Sugar Paste
50 kg White Sugar Paste
200 kg Cake Margarine Sun Cup
270 kg Icing Sugar Adas
40 Kg Milk Calets
想自己做一台嗎?先買一個倉庫放食材吧!



後記

剛找到這篇廣告時,還認為它是 Vauxhall 的其中一項產品。
等快翻遍 Vauxhall 網站還找不到 Fabia 的時候,再重新 google 了一遍,
才知道,原來 Škoda 跟 Vauxhall 根本就是兩間不同的車商!
可是... 這實在是不能怪我,他們兩家的 Logo 太像了啦!


Vauxhall,也就是德國的 Opel 汽車。
我房東說,Vauxhall 原先是英國車商,被 Opel 買下來以後沿用他的Logo,
但賣的車子款式都跟 Opel 一樣,也是有 Corsa 啦、Astra 等等。
我想,一方面是考量到市場、舊有顧客群,另一方面也是節稅吧?


Škoda,根據維基百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汽車製造商之一。
源自前奧匈帝國,如今的位置則是在捷克,當然總部也在捷克;
現在也被納入福斯汽車 (Volkswagen Group, VAG) 麾下了。

Vauxhall 的 Logo 其實是紅色背景,但在一般車體上看到的是黑色。
然後這兩家的 Logo 都是「有翅膀的動物」,所以…
其實我只是想強調自己不是眼殘而已 >"<

2007/05/27

Picher Domination

先該一下,王建民今天 QS (Quality Start) 沒拿到勝投,囧"

今天洋基對天使的比賽,Wang 今天除了首局亂流失三分,到退場前都好好守住了。
他甚至達成本季新高的 6 次三振,以及第二次先發投滿八局的紀錄。
洋基官網的新聞標題也寫著 "Wang settles down, but Yanks offense rests".

事實上,今天雙方的先發、中繼、後援投手群們也都有效地壓制住對方的攻擊。
尤其是 2-7 局,Wang 與天使先發 Kelvim Escobar 根本就像在互秀似的…
不管是三振數、投球數,或是與打者的對決。
(雖然我只有 Gameday 可看,但數字是會說話的啊!)

一局下的時候,我突發奇想:足球裡有所謂的 "Ball Possession" (持球率)
也就是以 % 計算兩隊各自控球的時間,雖然它不是足以左右戰果的數據,
但在每場足球比賽中,總是會很頻繁地出現在電視螢幕上。
(我不懂足球,但我想還是有其重要性吧?)

那麼棒球可不可以這樣搞呢?
雙方投手的投球數、好壞球比、三振、四死、被安打/長打、飛球/滾球數、暴投、失誤...
(族繁不及備載) 如果可以把這些數字,透過一個客觀的公式來轉換成百分比,
或許就能出現一個可被稱為 "Domination" 的數字了?

當然,那個公式不是我隨便嘴砲就可以想出來的
只是看過一些評論,他們在衡量一位投手時,都會強調他的「掌控力」。
這也是為什麼三振數多的投手,總是受到球評青睞的原因吧?
因為他們能以球速、控球以及 changeup 來掌控,或著說壓制,對方的攻擊。

如果我豪洨的那個 Domination 可以算得出來的話,應該是一項很好用的數值。
可以讓教練作提供戰術策略的參考,也可以拿來給球評、專家們嘴砲 :P
說不定還能讓記者協會決定手中那一票要投給哪位賽揚獎候選人 !?



P.S.
第一次寫有關棒球的文章 (?)
本人毫無專業可言,一切均為嘴砲!看過就好!


2007/05/26

是 MSN Spaces 爛還是 IE 爛?


最近花了兩天時間,一一打開MSN好友名單上的小黃花。 (還沒開完 )
我想,除非你在自己的 Spaces 上列出 MSN 名單所有朋友的 Spaces 連結,
否則應該只能從 MSN 主視窗上面去點那朵小黃花,然後等他召喚 IE 大神來開啟網誌。

到處找設定、加上試了幾個很遜的方法,我還是沒辦法讓它改成召喚 Firefox 開啟。
換句話說,那朵小黃花,跟 IE 是綁死的!
廣告則會以預設瀏覽器開啟 (當然嘛,公司以營利為目的!)
如同我在 Blogger 寫的...

"最糟糕的就是從 MSN 主視窗把朋友的 blog 給 call 出來這個動作"

最近幾篇 Spaces 上的更新,我都用 Firefox 開,雖然要多一道登入的手續,
但可以感覺得出明顯的差異,不禁讓我開始懷疑,到底是 Spaces 爛,還是 IE !?

最明顯的差別就是開啟速度:
從 MSN 主視窗,點那個「移至您的分享空間」按鈕,費時 25 秒。
而用 Firefox 連至自己 Spaces 並登入的過程,費時 18 秒 (密碼手動輸入!!)
接著測試開啟朋友的 Spaces;點小黃花:費時 21 秒。
用 Firefox 從自己 Spaces 上的連結過去:8 秒!
測試對象網誌,都是沒有內箝音樂、影像及其他外掛的「乾淨」網誌
連續開啟兩個不同人的網誌,MSN 費時 31 秒;Firefox 不到 10 秒!

就算把 cookie 省下的連線時間算入,我相信還是有明顯差異的。
畢竟我不是 IT 狂人,或是挑剔高手,所以只做點簡單的小實驗。
這實驗的小心得則是,IE 的問題似乎比重更甚於 Spaces!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喔不是
是遙想初次接觸 Firefox 時,我因為不習慣從「我的最愛」到「書籤」的轉換。
而放棄改用 Firefox;到現在,雖然我幾乎沒有裝什麼 Firefox 的強大外掛 (像是畫L開新分頁那個)
但滿意度依然高漲啊! 反正真的遇到需要用 IE 才能正常開啟的網頁也不佔多數。

只能說一句:Welcome to the world of Mozilla Firefox !




最後補上 Blogger 的最新文章:

可以用「無題」嗎
新的 Blog 弄出來了,總會想要寫些什麼東西。
這該算是我與部落格的蜜月期吧?
不過這幾天卻一直生不出東西來;
或者該說,因為有好多東西想寫,卻不知道要寫什麼。

A chat about LOVE
Rita is one of my best friends.
It was started with a normal chitchat.
And when it came up to star signs, the Virgo beauty suddenly worried.

2007/05/25

A chat about LOVE

Rita is one of my best friends.
It was started with a normal chitchat.
And when it came up to star signs, the Virgo beauty suddenly worried.

"Am I lack off the vision of seeing people ?"
She wondered if her standard among men was too high? or it was actually men's faults.
After a few broken relationships, she stated to doubt herself, and it got worse by time.


***
I think one easily gets blinded when the age gets increased.
Sometimes, age doesn't represent "experience",
it becomes to a fence which blocks the heart contrarily.
You think you can confidently follow your experience to judge,
but somehow you ignore the intuition born with you.

This ironically happens when a woman is picking up a man, or vice versa.
"You make a decision because this guy fits your standards, and also with your EXPERIENCE
you think he'll be a nice guy because of this and that."

What I want to say is, you put too many standards and measures to value a person
rather than listen to your own heart.
Having a relationship is not something sensible like writing essays or buying stocks.
In my opinion, it needs more sensibility and an impulse.

Maybe I don't have any qualification to comment about this.
But I am certainly the one who always thinks too much to make a move, or even worse --
make a bad move eventually.

That's why, I think you should retract your worries and just let your heart lead you.
As to me, I am still looking for my heart. We're not ROAMING together.

可以用「無題」嗎

新的 Blog 弄出來了,總會想要寫些什麼東西。
這該算是我與部落格的蜜月期吧?
不過這幾天卻一直生不出東西來;
或者該說,因為有好多東西想寫,卻不知道要寫什麼。

剛剛洗澡時,突然有個想法...
不如來個每週一篇英文網誌吧?
雖然有點對不起髒鬼,不過總是要練習一下英文寫作嘛!
其實前陣子在玩 facebook* 時,就已經在寫英文日記了
不過沒有維持太久,實在是還不習慣 facebook。

回溯最早寫英文日記,竟然是在成功嶺!
那時每天晚上在中山室的時候,都會拿起成功筆記本,
凌亂地寫著今天的回憶與心情,順便幹醮班長。
然後,因為詞彙不足,許多軍事專有名詞都用「中文」代替 XD

念頭一轉,發現或許是自己的龜毛使然,才會遲遲無法動筆 (?)
因為這陣子看了不少強者 Bloggers 的文章,期許自己也能寫出些像樣的東西...
所以,就算有想法,也不敢寫吧?

just wait & see.


* facebook, 老實說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個網站。
 簡單說他算是一種社群網站吧,不過基本單位是「個人」而非「社群」
 你可以貼圖、寫文章、玩留言版,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 Group 可以加入


2007/05/23

繞跑

MSN Spaces 爛死了,我要搬家!
新家在 http://figarotwo.blogspot.com/ (左邊也有連結)
這邊大概會同步更新吧,畢竟有小黃花通知眾親友

只是連我自己都不太有興趣去開小黃花了 (開十次有六次會失敗 :X)
我相當懷疑有多少人會那麼勤勞地去注意小黃花。

btw, 如果我的「同步更新」是在這邊把那邊的新文章網址貼上來
你們會連過去看嗎?

另外,謝謝前文中留言支持我的朋友們
我現在應該似乎大概有比較回復元氣了
希望終能達成「學成歸國」的這個目標



小黑、阿哲、髒鬼,我來追隨你們的腳步了!
歡迎加入 Blogger~ yo yo

BORDEAUX 2005

好一陣子沒有喝紅酒了。
嚴格說來,應該是自從搬離 Kingfisher* 以後就沒有了。
與 Chris, Llewellyn 住的那五個月,算算也才買過兩瓶而已。
一個月以前,在 Morrisons* 買了一瓶普隆貢的紅酒,
最後被我拿來當 Cocktail 和可樂混在一起調著喝。


  • 紅‧雞尾酒 !?
話說,之前學到的『紅酒 + 蘋果汁 + 可樂』這招還真是不賴,
尤其在夏天時,三種混在一起,洗完澡以後涼涼地喝,消暑又助眠啊!
這招是她和他,還有他們從韓國室友偷學來的。

對他們本來就喝不多,也沒很大興趣的人來講,算是很節省的方法吧。
三瓶飲料,每天調一杯,大概可以喝上一個月不止,而且又好喝又沒太重酒精味。
但對我來講,就完全相反了!

果汁可樂太多,沒酒味;酒太多又會不夠涼...
(除非在台灣,不然我打死都不會把紅酒丟進冰箱的)
所以只好拿大的馬克杯,大概有 500ml,紅酒:可樂:蘋果汁 以2:1:1的比例下去
一瓶紅酒 750ml,照我這樣配一個禮拜不到就喝完了 Orz


  • BORDEAUX 2005
說實在的,我對紅酒的知識還真的很淺薄,尤其在「選酒 / 認酒」這點。
最早認識 "BORDEAUX" 是在台灣,老媽對我的紅酒入門教學期間的其中一份教材。
他法國某一個產紅酒的地區名稱,中譯不太重要 :P
標籤上我有印象的,幾乎都是用鉛筆線條描繪出的田園景色 (葡萄田囉)

那天到鎮上買些東西,心血來潮地逛進 Marks & Spenser*,
並且衝動地提了一瓶紅酒,也就是這一瓶 -
Chateau Haut Bellegarde (Grand Vind De Bordeaux)
刮號裡大約是說這是從 Bordeaux 來的,然後前面的三個字也許是它的名字。
這個名字有可能是酒廠名、葡萄種類、或更小區域的地名,或者三者皆有。
懶得查資料又不想亂掰,只好用一堆「大約也許可能或者」XD

年份部分,我有印象的是 2002, 2003 這兩年,曾經喝過不少好喝的酒都出自這兩個年份。
當然,同一個年份,同一個國家出產的葡萄酒,還是會因為地區、酒廠而有優劣。
再來就是 2005,也就是手邊這一瓶。 (2004 的很少看到呢)

雖然我不會「看酒」,但似乎有那麼一點「品酒」的天賦。
此謂品酒倒不是像那些專業品酒師一樣,用聞的就知道哪邊出來的。
只是和普羅眾生一樣,酸甜苦辣的味覺而已。
這杯酒是稍酸,略甜,偏澀,或滑順,
我可以在它從口腔流入喉嚨以後用文字描述出來。
然後再自以為是地加上一點評語:好喝!普普?

這一瓶,聞起來稍酸,初入口時亦然,可是喝下去以後,
滑順的感覺會從微熱的胃中慢慢回到口腔裡,這就叫做「回甘」吧?
感覺算是不錯,至少是 2007 年喝到最㊣的了 :P

其實今年還有買另一瓶更貴的 (這瓶 £4.99),理應更好喝 !?
不過是帶到 Henry* 的生日趴去喝了,一群人喝實在是喝不出個所以然。
光玩遊戲聊天打屁都來不及了,不要喝到沒酒品就好了還品酒咧!


  • 杯子
若真要講究的話,葡萄酒其實是有它專屬的杯子的。
不過我跟我老媽都碼亂用,馬克杯沖一沖擦乾就給他『停ㄌㄨㄟˇ』了!
但在 Kingfisher 那一年倒是講究,因為有個朋友把她多的兩個高腳杯送給我
每次喝紅酒,捏著細細的杯腳晃啊晃的,感覺就好像很高尚一樣 !?

這次搬家,似乎是忘了把那兩個酒杯帶走,或是不知道流落到哪兒去了;
然後上次去 Birmingham 在 Johnny Walker 展示會ㄠ來的玻璃杯也被我打破了。
正想拿出我那個 Made In England 的深藍馬克杯出來時…
打開櫥櫃翻了一下,唷呵! 竟然還是有看起來不錯的玻璃杯。

根據判斷應該是喝威士忌的吧,不過它是口廣腳窄,類似倒梯型那樣。
我印象中碰過的威士忌杯,是圓柱型的,不過反正比馬克杯好嘛!
而且容量比較小,大概 150ml 吧,適合讓我重新複習紅酒的濃度 :P

我說我真的不是酒鬼啊!
我只是喜歡品酒,品嚐各種不同的酒。
酒這東西對我的童年,可是有相當大的陰影,
所以我絕對不會酗酒,但把陰影化為小小的嗜好,
不是更有意思嗎?



* Kingfisher, 宿舍名,我 2005 年八月一直到 2006 年九月的「家」,非學校宿舍

* Morrisons, 英國連鎖超市,離我家只要走路四分鐘,精緻便宜 :)

* Marks & Spenser, 英國連鎖零售,在我們鎮上這間只有賣吃的跟一點衣服
 在一些大城市如 London 甚至有好幾層的百貨公司,價位約在中高
 對它的印象:食物包裝得非常精美,東西也很新鮮、好吃,就是貴!

* Henry, 不是超市,是個胖小弟。是在這兒念大學部的台灣學生,
 也是我在這兒僅存的嘲弄對象、酒喀、少數 (?) 的知己 (!?) 之一。

2007/05/22

為誰而戰? 為何而戰?

很八股的中華民國國軍 (還是該改成台灣國軍 ?) slogan (口號),
當然也有很八股的答案,但我忘了。
我只是想到,同樣一句話,也可以套用在很多地方。

為誰而工作? 為何而工作?
為誰而抓片? 為何而抓片?*
為誰而讀書? 為何而讀書?
最後一句今天讓我有了一點新的感想。

下午在 Wilkinson* 找電池時,巧遇日本朋友,接著便接到老媽來電。
本來也想這幾天 Call 她的,告訴我這幾天做下的延簽決定,
還有可能遭遇的住宿問題 (當然又因此產生了十來分鐘的爭論)。
就在手機沒電的前一刻,談到了『我今天在系上申請 support letter 時巧遇 Fytton*』

想想,我上一次見到他,應該已經是三個月前的事情了吧!
這中間經歷了搬家、沒網路、瘋 mud … 論文是一點進度也沒有!
然而他只淡淡地問了我一句『would you give me some drafts of your work?』
or something like that, 'cause I was too embarrassed to remember what he said.

手機斷電之後,我的思緒飛回到 '07 年初與 Counselling Service* 的幾次面談。
其中我曾經對輔導員提問:『如果我透過改變作息、以及其他方法,
來嘗試使我的論文有所進展,但結果我卻仍然和以前一樣,那麼你們是否會感到失望?』
輔導員的回答是

『你要怎麼唸書、會有什麼成果完全是你的事情,
我們只能在你目前遭遇瓶頸、困難的時候提供有可能的解決方法,
至於你有沒有改進,是否原地踏步,不是我們的責任、義務,
也不是我們關心的;當然,如果你有的話,我們會感到很高興。』
看似依然八股的回答,其中隱含的卻是東西方截然不同的價值觀。
為什麼我會這樣問?因為我感到愧疚、自責,我認為家人資助我、朋友支持我,
加上你們心理輔導員花時間幫助我,我卻依然陷在自己的小框框裡無法自拔… 我…
我對不起你們!

是否有點熟悉?從小到大的求學過程中,同樣的戲碼是否也不斷上演?
『名師們口沫橫飛地猜題、劃重點,我應該要仔細聽、用力記,考上第一志願他們才有面子』
『爸媽花錢讓我念大學,我應該要好好念,拿個學位才有前途,才對得起他們』
『這個小組報告比重很高,我應該要盡力完成我的這部份,才不會對不起其他組員』
『她這麼愛我,這麼支持我,我應該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依靠的人,才不會辜負她的愛』

這些 scenario (情境) 不止出現在 "他們對你說",更常出現在 "自己對自己說",
或者更嚴重的,是你潛意識裡面的想法 (對我來說,是一種壓力)。
我沒有足夠的數據、實例,可以證明我身處的這個國家是否完全反其道而行。
但我可以從少數接觸過的一些英國學生身上嗅出相當濃烈的「自主性」。

從他們上課問 / 回答老師的問題當中,可以肯定,除了老師提供的資料以外,
他們額外花了相當多時間的去研究、涉獵這門課相關的知識;WHY?
老師們也從不會跟你追討作業、叫你來上課,苦口婆心地告訴你前景、未來該如何如何
他們就是很單純地上課,回答你的問題;甚至少數老師才會問你問題;WHY?

從觀察者的角度猜測,我覺得英國學生們會在一堂課花上120%的努力於一般台灣學生們,
有六成是因為他們想拿 Distinction*,所以不只聽懂,還要相當了解,才能拿高分。
另外三成則是真的對這門課相當有興趣,或是清楚它對自己未來的重要性,
所以從現在就開始養成這門學問的知識;最後一成才會有「人因」出現。
也許喜歡這門課的老師,希望多博得他注意,以後方便找他寫 Reference (推薦信)?
或者中意這門課的某個㊣妹,希望透過課業交流吸引對方的注意?

老師這一方面就更單純了,他們的心態就和輔導人員我想是如出一轍的。
他們認為自己只是一個研究者、知識傳遞者,他們會盡己所能去幫助任何學生,
唯一前提是,學生們必需主動向他們求教,課堂外他們不太會主動付出己知。
不管老師或學生,每個人都在「對自己負責」,也就是「為己而戰」。
『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難道不是嗎?』
但仔細想想,套用前面那幾個熟悉的例子,我發現…
something really is that != something should be like that
你真的有打從心底了解、體認,並且執行「為己而戰」嗎?
或是其實你身陷許多無形的,甚至不自知的枷鎖、桎梏,而迷失了自我?



找出問題是一步,解決問題則是另一步
遺憾的是,只有前者我還挺在行的…

補個幹!



* 抓片者,意指從 Internet 透過各種管道、技術、軟體與方法取得各種『片』;
 片者一般泛指各種戲劇影片、國片、洋片、港片、短片、A片,不含刀片、鴉片。

* Wilkinson, 英國的中型零售店,類似台灣的五金百貨 (但更大)

* Fytton, Fytton Rowland, 我的論文指導教授,超級好好先生一枚。

* Counselling Service, 學校的一個機構,類似心輔中心

* Distinction, 指單科或平均成績超過 70 分者,等同美式系統的 A

2007/05/21

第三個 Blog,依然在流浪 @ Blogger

  • 第一個 Blog,慵懶的流浪 @ MSN Spaces
生活瑣事,心情、惡搞、遊記...
整整兩年了,雖然目前處於雜草叢生的荒蕪狀態,
但留在上面的我的文字、你的 comments,一直都在。
剛開始遇到一些貼圖的問題,曾經提出反應意見,意外地收到回應
反正我也很懶,用
Ctrl-V 的方法貼貼網路上連結過來的圖也算方便,
然而隨著時間與 MSN Spaces 使用者增多,整個速度明顯變慢。
不管是看文章、發表文章、看照片...

最糟糕的就是從 MSN 主視窗把朋友的 blog 給 call 出來這個動作,
我遇過一個 blog 要開四五次才成功,中間還得間隔一段時間;
也遇過同時間兩個以上的 blog 無法同時開啟、
更不用說只開出一半或八成那種二二六六的結果。
(要留在別人家的) Comment 出現問題也是時而有之;
那種強制使用 IE 開啟的綁樁大法就更不用說了。
(其實我懷疑會又慢又多問題 IE 要背上相當份量的十字架)

近期哲老大鬼爸陸續轉戰 Blogger,身邊最早有 blog 的朋友小黑
也是 Blogger user (雖然早就成了熱帶雨林)。大約從去年夏天開始,
我就有了轉戰其他 BSP (Blog Service Provider) 的念頭。
最早的候選人是樂多,因為米果姐的堅果團 (我也好久沒回去了:Q)
後來也是因為懶,懶,還有懶的關係,所以沒去申請。
這算好事嗎? 至少避免了後來樂多與天空的烏煙瘴氣 !?

隨著 MSN Spaces 一直沒有更新,轉戰新 blog 的想法也愈加強烈。
說實話,我是因為一直窩在這無法完成任務而怯於出現在自己網誌上,
深怕又會有人文不對題地丟個 comment 問:阿你是幾時要回來啊?
雖然 99% 的留言都是在鼓勵我,支持我,但那甜蜜的負擔,太沈重。

最近關了 MSN、關了 zMud,期望能有所突破、有所進展。
雖然依然掙扎 (又可另開一標題 !?),
但掙扎過程中看了書籤裡了許多人的網誌,
慢慢的 blog 魂再起,終於決定選在 Google Blogger 另闢新家!


  • 第二個 Blog,Scream out @ 無名小站
黑暗心情大紀事
2006 年春末一直到秋初這段期間,為了一些人、一些事情,
有一些不能說,卻又非得找個地方吶喊的心情
嗚漆嘛黑的東西沒什麼好說的...
比較想說的倒是最近火熱的「丁丁大站話題」
我一開始其實是挺以無名小站為傲的,
因為我覺得他是台灣 Blogosphere 的一顆閃亮明星
不過隨著他們與交大之間的紛爭,繼而被 Yahoo 收購,
然後到最近被挖出來的一大堆秘辛 (見下方連結)
讓我對他們實在是失去信心與期望,
我不會否認我是跟著這些新聞在起舞;
但很多事實不需要我的附和或反對,他都是事實。

把我找到較詳細的文章連結貼出來,有的非原創,而是「整理」
暫時還不太會用 trakback,如有侵權、不妥,請告知 :)

大家都愛無名小站? by 朱學恆
丁丁大站到底幹了哪些好事? by Mr./Ms. Days (origin from XD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