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4

論二手貨交易

英國留學的學生當中,在每年新舊交替之時,總會來那麼一場二手貨的交易。
舊生要出清不要的、帶不走的各種生活用品,新生也尋覓著他們需要的東西。
我不知道其他國家的學生,是什麼樣的情形,但以我看了三年*的經驗...
在台灣學生的交易當中,唯一不變的就是紛爭。

最主要的紛爭有兩種:一種是新生遇到奸商,另一種就是舊生遇到澳客。
澳客者,不外乎心猿意馬、討價還價,與石沈大海;
奸商者,首推東西賣貴、還有C/P值*過低。

心猿意馬,最常出現在提早來念語言以後,與其他同學們互相交換情報,
然後發現這裡有更便宜的,那裡有更好用的,然後心意一直隨這些情報在改變。
當知道有更便宜、更好用的東西以後,就會出現殺價的想法與動作。
石沈大海指的是,找不到人:賣家找不到買家;
同時也是我所接觸過的案例當中最讓賣家為之氣結的。

東西賣貴這點,實際上非常的主觀,但每年總是會有一些學生,
售價遠超過「客觀認定的行情價」;至於C/P值過低,基本上完全看賣方道德:P
有些人會秉持著「第二手就是半價」,有些人則會衡量自己東西的使用狀況。
買賣雙方都有的共同議題是「態度」與「溝通」。
以下便就買賣二造,提出我個人的建議,或許會附上一些 case study :P


--
賣東西的學長姐

◎ 以『能賣出去』為前提
態度是我第一個強調的,你到底是用什麼態度在賣東西:
是要出清帶不走、不想要的東西?還是要撈一些學費回來?
我會建議以前者為主。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經濟考量,但買賣二手貨不是房屋仲介,
如果賣東西是想要回本的話,通常你會設定很多限制:
這個不能妥協、那個不給議價,很多紛爭都會在這些限制下產生。

再幾個月就要回台灣的你,通常是沒有時間去觀望/選擇賣家的。
我所知的案例中,幾乎都是 First Come, First Service,
在這點來說,賣方是處於劣勢的,因為買家可以多方比較。
所以我會建議以『能賣出去』為大前提。
在這前提之下要如何定價,聰明的你一定比我還清楚。

兩點小補充:不要轉賣前屆學長姐送你的東西。
於法無罪,但於情、於理都不是很好的行為。
另外,我建議誠實面對自己產品的使用狀況,
除了維護的心思與成本以外,折舊與耗損也應該被考慮在內。

◎ 主動、確實索取聯絡方式
前面說過,在這場交易上,賣方位處時間,與產品同質性高的劣勢。
我不建議以「是你要跟我買東西,為什麼要我跟你聯絡」的態度面對。
所以說:要主動!這是保護自己的一個重要方式。

不管是買方的 email, MSN, 手機,甚至是他台灣家中的聯絡方式,盡量取得。
我們都有經驗,初來乍到這個國家,手機不通、電話卡不能用、網路連不上...
這都是很普遍的,能多一個聯絡上對方的管道,就少一點和他她失聯的機率。

如果要提前來念語言的,盡量提早和對方約見面,看看東西也好,不用急著要求銀貨兩訖。
要是買方拿 uncon 而且你又要提早離開的,盡早在對方還在台灣時把交易敲定,
看是要拿定金還是先匯款,同時託付給信得過的朋友處理交貨事宜。
案例顯示,uncon的學生自己也負擔著風險,所以他們變卦的機率相對為低。

◎ 避免奪命連環摳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切忌避免表達出「死要錢」的態度。
前面說要主動聯絡,不是人家一下飛機電話就過去:ㄟㄟㄟ… 你啥時要來拿東西ㄚ
換做是你會不會kimochi不爽?會不會? 會不會? (搖晃) (對不起朱恐龍 XD)

保持聯絡是為了建立好溝通的管道,壓迫性的催促只會給人多一個不買你帳的理由
會有奪命連環摳的情形,通常都是火燒屁股例如明天就要飛走了這樣...
但如果這些交易能在早早之前就敲定了呢?所以我說溝通是很重要的。
絕大多數的交易都是好聚好散,但這所有的建議與小心,
都是為了那些可能破裂的交易而準備,就好像買保險一樣。

我知道你這時要準備趕論文了,沒那個時間去想這有的沒的...
但只要花個兩天,好好把東西拍照上傳到網路相簿 (這大家都會不用我講),
然後建立一下你的態度與心理準備,替可能發生的狀況做預演。
等你飛走的時候大可安心在飛機上數女王頭,
說不定回台灣 MSN 上還多一個可以哈拉的學弟妹,
這不是很好嗎 :)


--
買東西的學弟妹

◎ 請事先多方比價
這不是「吃米不知道米價」的情況。
在還沒踏上英國的土地以前,除了「很貴」以外,我相信多數學生不了解這裡的「米價」。
就我來說好了,連電湯匙都沒看過的我,怎麼會知道 "kettle" 是什麼東東要幾兩銀?
所以我首先想請要買東西的新生們,自己先花點功夫去比價。

比價的來源很多,除了 Hello UK! 自己學校討論區上的二手物品拍賣文以外,
也可以去其他學校的板上瞧瞧,看看類似的物品人家怎麼賣 (這個也適用賣方)。
留學生活板跳蚤市場應該也有很多資料,甚至去發個『請問蛇ㄇ是kettle』也行 (避免注音文 XD)
另外就是去英國各大超市的網站上瞧瞧了,舉凡 Argos, TESCO... 都可以。
直接看那些東西在英國的超市是怎麼賣的,不是最直接嗎?

如果你會提前來念語言/旅遊,我非常建議你先親自登門拜訪了解產品的實際狀況。
這點一般也是學長姐們會寫在廣告單上面的,重要的是,這是保護自己的作法。
對你們來說,唯一的風險就是錢花下去了買到瑕疵品。

先自己對這些東西的價錢有了概念,你才比較能區別「這東西賣得貴不貴」,
而不是「一個水壺竟然敢跟我要台幣伍佰塊」。更重要的...
等來了以後才不會在其他朋友互相交換情報時懊悔。
聰明的你一定對這點了然於懷,不過我還是在最後加幾個連結網址吧!

◎ 請盡量信守承諾
前面有說過,身為買方的新生們,你在二手貨買賣上是具有優勢的。
並不需要看到有人貼文章了就想趕快先定再說,其實一點也不急。
以我們學校來說,這三年的研究所新生都在四五十個左右,也就是說人數變化不會太大
而每個人用的東西,其實也都很相近:鍋碗瓢盆、生活用品,同質性很高。

唯一的差別只在:『同樣的東西,有人賣20鎊,有人賣10鎊』。
但真的是「同樣的東西」嗎?轉手次數相同嗎?使用狀況一樣嗎?
君不見從五月到九月,都有人在賣東西,那些九月才開賣的人才是挫著等的吧 :P
講這麼多,加上前一點提到的事先比價,就是希望你...
可以謹慎地做出決定,然後認真地向對方定購, and keep your promise.

當然,你可以因為很多很多因素改變主意,或不得不變掛,
不過我個人認為把這風險轉嫁到買家身上,是有失公平的。
如果真的不想買了,也應該盡早告知。

盡早告知這一點,我倒是有明確的時間表:盡量在九月以前。
有許多要海運東西回台灣的舊生們,通常都在八九月這段期間裝箱寄出。
若是有變掛或取消交易,在九月前告知,比較能給他們充裕的時間處理 (重賣或寄回)。
這兩個月也多半是瘋狂趕論文、瘋狂出去玩 (愛丁堡藝術節耶) 的時刻...
人會很難找,要嘛在閉關,要嘛就是根本不在英國。

◎ 請保持聯絡
這個當然就跟賣方建議的第二點相呼應啦。
前面我也說過,我看過許多案例,舊生對「找不到人」的新生都很感冒。
初來乍到,一時之間對外失聯是很正常的,不過一兩個禮拜過去了還找不到人...
正常情形都是同所學校的學生在交易,所以都是在同一個城鎮上耶!
我想,在這個議題上,賣方都是「寧願壞消息,不要沒消息」的。

對買家的建議,或許有人感覺得出我實際上比較偏向賣方。
但我認為這是一種教育,是對還不熟悉「在英國進行二手貨買賣」的學生們的教育。
有正確 (至少我認為:P) 的交易態度,等一年後換你當賣家時也可以避免類似的問題產生。
總之,在二手交易的市場上,沒有白紙黑字規定你該怎麼做,一字記之若『心』矣。

我知道你忙著準備來英國有好多事情要辦,沒時間去想這有的沒的...
但只要花個兩天,好好上網比一下價格 (這大家都會不用我講),
然後確定好你的購物清單與賣家,並保持與對方的聯繫。
等你開學以後大可開心地享用人家的遺愛 (!?),
說不定到時在 MSN 上還多一個可以哈拉的學長姐,
這不是很好嗎 :)




*三年
新舊交替之時,主要在七到九月,新生已經確定要過來,
舊生也開始在計畫返台前賣二手物品的準備。
我從05/08/01號抵達羅浮堡,一直到07/10/01,
這樣的交易已經看三次囉 (很老了是吧!?)

*C/P值
cost/price,價值與價格比。
價值為主觀的個人感受,價錢則是客觀的金額,
凡精打細算者恆以追求C/P值極大為購物標的!

*可以訪價的地方
Argos
Asda
Marks & Spencer
Morrisons
Sainsbury's
TESCO

1 則留言: